您现在的位置是:拓展 >>正文

平台比特币发现费上碾压惊人交小竟在社手续

拓展883人已围观

简介最近加密圈爆出个有意思的现象 - 一个名为Friend.tech的社交平台在交易手续费方面居然超越了比特币这个老大哥。说实话,当我看到这个数据时,第一反应是"这怎么可能?"毕竟比特币可是拥有近5000亿市值的巨无霸。数据会说话根据Token Terminal的统计,过去30天内Friend.tech平台产生了2680万美元的手续费,而比特币网络"仅"有2420万美元。这个近300万美元的差距背后,... ...

惊人发现:社交小平台竟在手续费上碾压比特币!

最近加密圈爆出个有意思的现象 - 一个名为Friend.tech的社交平台在交易手续费方面居然超越了比特币这个老大哥。说实话,当我看到这个数据时,第一反应是"这怎么可能?"毕竟比特币可是拥有近5000亿市值的巨无霸。

数据会说话

根据Token Terminal的统计,过去30天内Friend.tech平台产生了2680万美元的手续费,而比特币网络"仅"有2420万美元。这个近300万美元的差距背后,反映出的是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。就好比说,一个小型精品店的营业额超过了家乐福超市的收银台收入,确实令人惊讶。

Friend.tech的吸金秘诀

这个社交平台的玩法确实独特。用户注册后拥有自己的频道,其他人要想进入就得购买"钥匙" - 类似于会员通行证。每笔交易平台抽5%,频道主人再拿5%。更妙的是,越是热门的频道,钥匙价格越高,手续费自然水涨船高。这让我想起当年的Clubhouse邀请码炒作,只不过Friend.tech直接把这种稀缺性变成了真金白银的收入。

比特币的尴尬处境

相比之下,比特币的交易费用完全取决于网络拥堵程度。现在内存池里未确认交易寥寥无几,手续费自然就低了。Glassnode数据显示,mempool费用总额已经萎缩到0.68,这说明区块链上的活动确实冷清了不少。这不禁让我思考:是不是现在大家都更愿意把钱花在社交上,而不是简单地进行转账交易?

两种商业模式的较量

Friend.tech和比特币的收费差异,本质上反应了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。前者抓住了人类社交互动的刚需,后者则是纯粹的支付网络。当市场整体低迷时,人们可能更愿意为社交体验买单。这就像经济不景气时电影院反而生意兴隆一样,是个有趣的行为经济学案例。

不过话说回来,Friend.tech的火爆能持续多久还有待观察。毕竟社交产品的生命周期向来充满变数,而比特币已经稳定运行了14年。但至少现在,这个小平台确实给了加密老大哥一个不小的震撼。

Tags:

相关文章

  • 寒冬中的希望之光:从衍生品到ZK的行业深度观察

    拓展

    最近的市场确实让人有些提不起劲。RWA、Web2.5游戏这些新概念还在摸索阶段,Defi和NFT也在艰难进化。作为一名在行业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,我倒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两个月看到的一些有意思的现象。衍生品:正在悄然崛起的明日之星说实话,现在市场上值得关注的新项目确实不多。记得前几个月每周都能接触到20多个新项目,现在能碰到10个就不错了。这让我想起了2018年的熊市,也是类似的情况。不过有意思的... ...

    拓展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Chainlink强势领涨:8小时暴涨24%,跨链技术成幕后推手

    拓展

    加密市场终于迎来久违的春天,而Chainlink(LINK)无疑是这轮反弹中最耀眼的那颗星。昨天晚上盯盘的时候,我眼睁睁看着LINK的价格像坐火箭一样往上窜,最高冲到10.93美元,这个价位已经整整一年半没见过了。虽然随后有所回调,但截至我写这篇文章时,LINK仍然稳稳地站在高位。说实话,我在这个圈子摸爬滚打这么多年,很少见到像LINK这样的表现。CoinGecko的数据显示,短短8小时内就暴涨了... ...

    拓展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INJ币:这匹加密黑马能否在牛市实现百倍神话?

    拓展

    最近币圈的朋友们都在热议一个名字——INJ币。这个诞生仅两年的项目,在今年初至今居然实现了七倍多的涨幅,总回报率更是突破千倍大关!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市场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说INJ的发展轨迹确实令人惊叹。INJ为何如此特别?记得去年第一次接触Injective Protocol时,我就被它的设计理念深深吸引。它不像那些只会喊口号的空气币,而是实打实地构建了一个layer-2的去中心化交易协议。简单... ...

    拓展

    阅读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