熊市以太寒冬中,蝶坊能否破茧成
最近打开交易所的行情页面,总给人一种"门可罗雀"的感觉。亚洲时段的交易深度明显比其他时段更差,成交量持续走低。说实话,这让我想起去年熊市最惨淡的那段日子。不过有趣的是,26,000美元这个价位似乎成为了市场的心理支撑线,就像寒冬里的一团篝火,给投资者带来些许温暖。 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发现很多朋友都在问OP代币的事。简单来说,这个币种目前就是个"跟屁虫"——跟着以太坊涨跌,很难带来超额收益。这就像在股市里买个指数基金,虽然稳当,但想赚大钱就难了。 问题的根源在于L2代币的"先天不足"。打个比方,ETH就是个大房东,L2就像租房做生意的租客。不管租客生意多好,大头利润都得交给房东当租金。这种情况下,OP代币能玩的花样实在有限。 最近Web3社交领域热闹非凡,让身为产品经理的我兴奋不已。Telegram和TON网络的"官宣"就像一场精心准备的婚礼,而Friend.tech的爆火则像一场意料之外的派对。最让人意外的是Reddit,这家老牌论坛居然把NFT玩出了新花样,让社区文化成功变现。 不过要说最戏剧性的,还得数Meta的转型。从Libra到元宇宙再到NFT,扎克伯格就像个追风少年,虽然屡屡碰壁但越挫越勇。这让我想起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,那些大公司的转型故事何其相似。 10月初ETH期货ETF上线时,我盯着交易数据看了整整一天。150万美元的首日交易量,比起比特币ETF当初10亿的盛况,简直像个落寞的茶话会。这让我想起2018年熊市时的一个华尔街朋友说的话:"机构投资者就像奢侈品店的店员,市场火的时候笑脸相迎,冷清时连正眼都不给你。" 不过转念一想,这未必是坏事。记得2019年比特币触底时,机构也是这副爱答不理的样子。等他们真的大举进场时,往往已经是行情中后期了。 上周我在以太坊上转了一笔账,手续费才1.1美元,这让我恍惚回到了2017年。根据我的观察,每次Gas费降到这个水平,往往预示着市场即将见底。就像机场的出租车候车区,排队的人少了,说明航班也少了,但这也可能是新航线开通前的宁静。 看着Arbitrum和Optimism的数据,我不禁想起当年安卓系统的发展历程。现在L2的TPS已经是主网的5倍多,TVL也超过了Solana等竞争对手。这就像当年的智能手机市场,应用越多,用户越多;用户越多,开发者越愿意投入,形成良性循环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Coinbase的Base链,这家交易所把1亿用户导入以太坊生态的野心,让人想起苹果App Store早期的策略。如果成功,这可能会改写整个行业的格局。 最后说说这个有趣的经济模型:L2每笔交易75%的费用都回流到以太坊。这就像城市周边建了无数卫星城,但主要的税收还是归中心城市所有。在加密世界的寒冬里,这个设计或许就是以太坊最暖和的"羽绒服"。为什么说OP代币现在不是最佳选择?
社交巨头的Web3之路
机构资金的"高冷"态度
Gas费触底的启示
L2的突围之路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9月18日:主流币市场阴云笼罩,投资需谨慎
- 深夜看盘手记:比特币震荡行情中的生存之道
- 市场捷报:比特币多单精准命中500点大关
- 精准研判 空单大丰收!以太30点+大饼300点 合计盈利2500刀
- 凌晨暴跌行情精彩复盘:8700U空单利润精准捕获!
- 币安美国再失两员大将:法律与风控主管相继出走
- 币市观察:横盘行情下的投资策略思考
- BNB投资警示:市场观望期,散户如何应对?
- 加密货币周记:BTC蓄势待发,DOGE遭遇心理天花板
- 比特币冲破3.6万美元大关,后市将如何演绎?
- 富达投资重磅发声:以太坊现在是个捡漏的好机会?
- 昨日市场研判精准命中 1800点收益轻松到手
- 华尔街要变天了?美联储降息迫在眉睫,数字货币暗流涌动
- 数字货币大战:各国央行如何应对私人支付巨头的挑战?
- 9月财富密码:这三枚加密货币不容错过
- ChainLink即将突破10美元?深度解析背后驱动力
- 美国利率未来走势:一场与通胀的持久战
- PEPE代币大戏:一场精心策划的饥饿游戏正在上演
- 市场观察手记:比特币与以太坊的震荡困局
- AlveyChain又有大动作!链上数据追踪工具即将亮相
- 搜索
-